与理想战斗40年——听向阳讲座有感




阅读过的诗集不多,亲睹过其风采的诗人,也仅余光中。余光中在去年的十二月天挥别了人世,然而他的诗集依然摆在书架上,闲时翻阅。也许这就是向阳说的,“诗会证明你的存在”,——诗人已亡,作品却不朽。

向阳(1955 - ),本名林淇瀁,写诗40多年,为台湾知名诗人。坐在观众席末排,出席诗人向阳的讲座《时间·空间与人间——诗与日常的对话》,我洗耳恭听,讲座结束了,意犹未尽,在诗一样的雨天,多希望诗人多朗诵几首其诗作,多分享他的感悟,并把预备好要播放的曲子,全都播完呀!

向阳表示,他的诗,是试图与“日常”对话。诗的日常,就是诗人对时间、空间与人间的感悟和回应;将看似平凡的日常,通过诗,表现其时代性、普世性和人间性。有人感动,就是一个创作者的价值。向阳又说,即使是一个小孩,朗读自己的作品,或有人读了掉泪,就很满足。

听了此言,身为诗的门外汉,无法不拍案叫绝。谁说诗一定要故作晦涩,深奥难懂呢?广为流传、影响深远的古诗与绝句,不都平易近人,自然流畅吗?一如问答环节中,诗人回答观众提问,指在创作上,多写自己的生活,用听得懂的话,来感动别人,就像林文月写的散文一样。

曾受邀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,以24节气为题材书写《四季诗》的向阳,其诗作《四季诗》还启发了我国国家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——二十四节令鼓创立人之一,陈再藩先生有感《四季诗》中二十四节气手写现代诗的书法优美,遂产生了以二十四面单皮鼓,每一面鼓代表一个节气的构想,在华人传统鼓艺的基础上加以结合,形成天地人合一的表演概念。

身为诗人,向阳也曾历经创作人或多或少面对过的孤独。40年前,他写的台语诗是当时的禁忌,40年后,其诗作却被收录在高中课本中,获编为曲,如<阿爹的饭包>,更得了传艺金曲奖的最佳词奖,成为荣耀。换句话说,那是人与理想的战斗!当诗人这么说的时候,我感觉眼眶热乎乎的。40年的战斗,多少人能坚持下来?

向阳以台语写诗的初衷非常单纯,即想藉诗来代他的父亲说话,来探寻他父亲的生命。也许是这个缘故吧,让诗人走得更远?

不能不坦诚,讲座会之前,我未曾拜读向阳之作。然而讲座会上,却为其生动的言辞,真挚的分享,幽默的诗句,优美的音律等,牵制着情感。雨停了,讲座会结束,我的情绪还在其诗与诗谈中。抱着诗人签了名的诗集一路回家,心情美美的,期待着下一次与诗的邂逅。


《星洲日报·星云》2018年6月8日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上汤啦啦食谱(Lala Soup Recipe)

蚝煎食谱(Fried Oyster Omelette Recipe)

西西《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