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奇·爱艾尔邦《一点小信仰》Mitch Albom "Have a Little Faith” #犹太教 #基督教

播着莫扎特的音乐,读着最后两章,格外感动。这是让人探寻、思索信仰与生命,我很乐意阅读的书。
当“撇弃”灰暗、阴沉类文学读物(也许是它们撇弃我),我感到轻松,心境也开朗了。
——回到原点,不就只是想安安静静阅读、安安静静书写吗?那些引向忧郁深渊、夺走快乐的文字,还是保持一段距离为妙。 


“拥有更多,不代表你不会还想要更多。如果你总是想要更多——更有钱、更漂亮、更有名——你就因小失大……幸福永远不会来临。”

你不会是要叫我停下脚步,闻一闻玫瑰的花香吧?(页137)




一笑。

此书有感动处,有幽默处,有美丽处,有诧异处。



Mitch Albom的畅销作其实是《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》,该书买了多年,却迟迟未翻阅。倒是伴侣购买的《一点小信仰》,在一个偶然之下从书架抽出来,读着,读着,读完了。

故事从犹太教大法师奥勃特·路易斯要求作者替他写祭文展开。小时候,作者见到大法师只想远远避开,答应替大法师写祭文后,为了更了解他作为拉比、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各方各面,经常叩访他。到了后来,每一次见面,作者舍不得离开。

本书除了作者跟大法师的互动,也交错以作者和基督教大块头牧师亨利之间的故事,作者从初识、对他有成见,到后来的接纳他、帮助他、敬佩他以及缅怀他。

大法师和亨利虽然是不同宗教的信使,两人却抱持近似的理念,——相信神,为神服务,帮助有需要的人,鞠躬尽瘁,不求回报。两人之间除了信仰的坚定,也有一个近似的遭遇,曾经丧失心爱的一个孩子。相比大法师,亨利的经历是非常戏剧化的,他当过运动明星,贩过毒,吸过毒,被人斩过,做过牢,“十诫”中的十诫,他年轻时都犯过,几次上帝向他伸手,他却逃跑,最后是怎么比任何人更对上帝死心塌地的呢?即使贫困,即使挨冻。

说这是一部为某一宗教服务的书?我想不然。书中传递的,是信仰的力量,一种吸引人的火光,可以让我们在面对生命各种难题、软弱、痛苦、甚至生死时,有一种仰赖以坚强的力量与信念。一如作者刻画八十五岁的大法师:“那么欢喜,想想他都那把年纪了,真的很吸引人……你看得出宗教如何让他维持平静。我认识的人当中,平静的不多。”页81

寻寻觅觅,许多年我对有明确信仰的人,多少抱点艳羡。还记得第一次在公司个人资料宗教栏填上“Free thinker”时,我是洋洋得意的呢。可年岁渐长,愈希望可以在真正意义上,填写“佛教徒”,“基督教徒”或者“天主教徒”什么的啊。


摘录一些有意义的句子和段落:

……这代表你愿意接受人家原来的面目。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。就连老爸老妈也不例外。页75

不那么眷恋过去拥有的一切,可以活得坦然,把握当下。

社区、“会众”的概念——如果有人即将失足,别人可以拉住他。页87

每个人时间表上都排了一百万件事。你怎么帮邻居守望?如果还有家人可以坐下来一起吃顿饭,就很幸运了。【指现代人】

大法师,他记录别人的重要日子,各种纪念日和退休日,并在这些日子打电话……特别费心打电话给年纪最大的会众,让他们觉得有归属感

在恐怖的新时代(战争),还是能找到人类小小的善行。“……很多人在捡她身体的碎片。他们很小心,把所有碎片都收集起来。一只手。一根手指头……因为生命是上帝给我们的……”页120

“大多数的宗教都警告世人,不要轻启战端,但是为了宗教开打的战争,恐怕比为了其他原因而起的战争都来得多。”页123

冤冤相报。宽容备受嘲弄。多少年来我们总是听到人们说我们这一边是对的。页124

因为你相信了跟他不一样的宗教就要杀你,怎么办?
那不是宗教。那是仇恨。页213


最后,也摘录一则有趣的笑话:

一个男人向医生抱怨,他的妻子一发脾气就变成历史学家(historical)。
“你是说歇斯底里(hysterical)。”医生道。
“不,历史学家。”男人说:“她把我从前做错的每件事一五一十列出来,就像个历史学家!”页192


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上汤啦啦食谱(Lala Soup Recipe)

蚝煎食谱(Fried Oyster Omelette Recipe)

西西《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