令人羡慕的青春
“年轻就是让人妒忌。”不记得当时聊到什么话题,兴趣班老师忽然冒出这么一句话,同学们点头如捣蒜。说来也怪,在一个距离三十岁渐行渐远的年纪,竟被当作“年轻”,也许只能用“人的比较心理”来解释——当一名中年人处在以退休老人为主的环境中,自然会被衬托得青春洋溢。这年轻,不过是“相对”的错觉。
平日穿梭在大学校园,四周全是毛发浓密、肌肉紧实、熬夜不倦的学子,再照照镜子,便发觉自己的发际线,又退了一些,冒头的白发,多了几根,鱼尾纹也不再只是大笑时,才隐隐出现。当夜幕低垂,住区街道归于宁静,校园宿舍一扇扇窗内却亮起了灯眼,四周开始活络起来。白天看似空荡如假日的宿舍区,公共厨房飘出了快熟面的香气,走廊上传来与手机对讲的碎语,洗衣粉的气味也从洗衣间飘散,偶尔夹杂着生日歌与欢呼声,或礼堂中节庆活动正载歌载舞的热闹。越夜越精彩,这是年轻人的日常。
我不也曾经和他们一样。大学二年级,与朋友们搬出宿舍,住进住宅区。夜深了,屋里的灯光从不急着熄灭:有人赶课业,有人打电动,有人追剧,也有人招待来访的老友。有一次,一屋子太过热闹,邻居甚至来按门铃投诉!
曾经听父亲说:“十八无丑女”。当时我年二十几,挑了挑眉,心想:十八太稚嫩,哪比得上现在的自己?有自信,有阅历,还有当时毋需刻意经营却自然拥有的容貌与体态。如今想来,那时的自信是如此的单纯与天真。
后来,读研究所时,在导师办公室喝茶,两位老师望着我,忽然有感而发:“年轻真好啊!你看我们,年纪大了,脖子上都开始有圈圈……”我不以为然,笑道:“每个人都曾经年轻,也终将变老,没什么好羡慕的呀!”
岁月流转,等到亲身体会,才知道已不是同一回事。当时光悄然无声,在脖子刻上颈纹,纹迹如树干年轮,一圈圈累积,一圈圈加深,我一怔,导师办公室那一幕便浮现眼前。当年一起笑谈“美女成为资深美女”的那位老师,早已仙逝;导师也即将卸下教职,迎向退休生涯……
同龄的朋友,逐渐开始面临健康上的警钟:有人因呼吸困难紧急入院,才发现激素絮乱;有人因脊椎压迫行动受限,不得不考虑开刀。曾经被我们视作理所当然的健康,成了朋友间最常谈论的话题。
于是,当兴趣班课堂里,再次被称为“年轻”时,我只是轻轻一笑,再也不敢抛出那些自以为是的“大道理”。时光教会了我,每一段“年轻”,都稍纵即逝。
现在,我所拥有的,长辈眼中所谓“令人羡慕的青春”,更像是一种对生活的叮咛:要好好过好每一个今天。不忘父亲嘱咐:生活要自律,身体要锻炼好。家公也一再提醒我和伴侣:趁年轻,有能力时,要多吃、多玩、多走、多看。家婆更是常常提起,那些年腿脚轻快时,伴侣陪他们走过的山河风光,如今依然历历在目,十分美好呢。
文/叶欢玲
比起青春,或许更让人羡慕的是那份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始终年轻的心态吧。看到这篇,不禁让我回想起刚踏入职场时,老板笑称我们这群新人是 SSYT(super sweet young team)。转眼间,岁月如梭,我们这一群人也渐渐步入中年了。记得不久前遇到同学的爸爸跟我说,啊你跟我的女儿同岁,那你也不年轻了。呵呵~ 而乌贼美女你或许是另一种幸运的存在,拥有延长青春与年轻状态的本事。哈哈。
回复删除哈哈,谢谢喜多米!但愿如此😂
删除是的,充满活力以及始终年轻的心态很让人神往呢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