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文

花生流沙汤圆

图片
花生流沙汤圆外皮香甜糯滑,花生馅料浓郁,搭配姜水香甜辛辣,好好吃哦! 分量(20粒)  馅料: 花生 70克  山核桃 20克  细砂糖 40克  融化无盐牛油 30克  水 20克  做法: 1. 山核桃洗净,沥干水分,以150°C烤20分钟。 2. 花生以150°C烤15分钟或至香脆,然后揉搓去皮。 4. 把糖和山核桃加入搅拌机中,一起打碎。 5. 把花生加入搅拌机中,打至细滑并稍微出油。 6. 加入牛油和水拌成均匀的糊状。 7. 把三明治袋装入测量杯中,然后倒入花生糊。 8. 摊平、封好,冷冻半小时或直到变硬。 9. 均匀切成20份,搓圆,然后再次冷冻至需要用时。 姜水:  姜 1块(约 80克)  香兰叶 8片  冰糖 80克  水 1200毫升  1. 将姜切成几块,然后用刀背敲碎。 2. 香兰叶洗净叠齐,取出其中一片用来打结。 3. 烧开1200毫升水,加入姜块和冰糖,煮沸后转小火焖15分钟。 4. 加入香兰叶,灭火焖置,以释放其香气。 分量(20粒)  南瓜糯米团:  糯米粉 100克  木薯粉 15克  南瓜泥 150克  水 600毫升 (煮1小块面团) 水 1200毫升  冰水 1200毫升 (过冷河) 1. 去掉蒂和籽,并将南瓜分切成10份。 2. 蒸锅中加足够的水,水开后放入南瓜,大火蒸20分钟或直到筷子可以轻松穿透。 3. 挖出金瓜肉,用叉子碾烂。蒸金瓜皮是好好吃的零食,别丢弃哦! 4. 在糯米粉中加入木薯粉和金瓜泥,揉搓成均匀的面团。 5. 烧开600毫升水,取20克面团,煮3分钟至浮起。 6. 把煮过的面团拌入未煮的面团中,揉搓均匀,直到面团不粘手且不开裂。由于每个南瓜的水分含量不同,如果面团太干,就加少许水;如果太湿,就加少许糯米粉。 7. 把面团分切两份,然后各揉成长条。 8. 将长条切成两份,然后每份再均匀切成5份。 9. 用拇指按下去,塑成小碗的形状,顺着形状捏均匀。 10. 用茶匙舀入一个冰冻的花生馅,收口、滚圆。 11. 重复至所有馅料和面团用完。 12. 准备一碗冰水,同时将另一锅水烧开。 13. 加入汤圆,煮至浮起。 14. 捞起沥干,放入冰水中。 15. 将煮好的姜水中的香兰叶去掉,沥干冰水中的汤圆,加入姜水中。 16. 再次煮沸,汤圆浮起后即可享用。如果喜欢温汤圆,也可以直接食用。

最陌生的熟悉植物

走进油棕园数次,带着哥的爱犬金毛千代去散步,她遛着我们在前方轻松快活跑,我和伴侣气喘兮兮于后头追。熟透落地的油棕果从未留意过,枝头猫头鹰是否打瞌睡也未曾多观察。一次,乘车驶过油棕园,恰逢收割工友刚运走一罗厘油棕果,在园中一隅遗漏了一部分,我兴奋喊哥停车。等我等我!交代了一声,跳下车,也不过草率拍了几张照,便随车子绝尘而去…… 当刘老师指着林里一棵柔软棕叶散开来、主干隐蔽的棕榈树,问参与《城市生活的自然写作》工作坊徒步活动的学员们“这是什么植物,你们知道吗”时,周围只听得落叶沙沙,蝉鸣声声。“这是油棕树。”刘老师把谜底揭晓。我一脸错愕,自己竟没能提前认出油棕树! 平时所见的油棕树大多主干粗壮、远看斜纹交错,质感独特;果实累累,成簇生长在靠近叶柄间;而叶柄则像椰叶一样,高高垂挂。林里的油棕树,怎么窥不见其主干呢!叶柄更似自下而上,延伸成整棵植物! “这是幼树!”刘老师说,“成年树长得更高!”走没几步,徒步队伍又停下脚步,刘老师指着另一棵油棕树,树上那一串被叶柄遮蔽的果实说:“好想把那些果实摘下!”可惜,刘老师的小小愿望难以实现。那是成年油棕树,和果实一样,主干被叶柄完全遮蔽,而叶柄既带刺,且也太坚韧!刘老师轻摇叶柄,纹风不动。 捡起地面一颗油棕果,刘老师掰开果实,往口中送。他把另一半果实递给学员,让自愿者尝一尝。“油棕果很好吃的!”刘老师补充。 油棕果不仅可提炼成广为人知的食用油,本身也能食用,且非常美味?我心中掀起了波澜:到底还有多少自己“最陌生”的“熟悉植物”? 我也捡起一颗橙红色的油棕果,掰开来,里头纤维密布,撕下些许,以舌头浅尝,大概挑选不当,果实未完全成熟,味不甜美。可指尖沾染的果肉油脂,散发出独特的芬香,一如大部分植物自然的香气,纯净而迷人,完全不同于人造香水呛鼻的味道。“啊!好香!”那股香气镇静心神,我想起了洋甘菊和薰衣草。 徒步行归来,提起油棕树一事,我既惭愧又兴奋。伴侣眉头一挑,接连问道:”你当真认不出油棕树?你没有打开过油棕果?你不知道油棕果里面有多纤维?“他得意兮兮,调侃起素来以热爱植物、迷恋大自然自诩的妻道:“看来我比你更'甘榜'!”“本来就是。”我哼了一声道:“我是城里长大的呀!” 老家后方曾是一大片油棕园的伴侣于是告诉我,油棕园工友会定期以长长的镰刀修剪遮蔽树干的叶子。这有助于促进促进树木健康,减少虫害,同时帮助树木把营养集中

简易美味蒜香冬粉蒸鱿鱼

图片
  用料: 鱿鱼 450克 芹菜 1棵 蒜头 1粒 指天椒 1条 葱 1棵 胡椒粉 1/2茶匙 鱼露 1茶匙 酱油 2茶匙 麻油 1/2茶匙  冬粉 1个 50克 植物油 40毫升 做法: 1. 将冬粉用热水浸泡约15分钟至软化。 2. 把冬粉捞出,沥干水分备用。 3. 芹菜摘去叶子(冷藏做他用),茎部切细。 4. 指天椒去蒂,去头部籽,切细。 5. 蒜头去头尾,剥皮后切片,剁成蒜末。 6. 葱去根,切细环。 7. 鱿鱼剥皮,切下头部,挤出眼睛和嘴巴丢弃。 8. 去除内脏,拔掉透明软骨,清洗干净后切成圈。 9. 把冬粉铺在盘子上,摆上切好的鱿鱼。 10. 将蒜末、芹菜茎和指天椒混合。 11. 锅中加热一半的油(20毫升),淋上混合香料。 12. 撒上胡椒粉,将鱼露、酱油和麻油混合物倒入。 13. 把调味料均匀铺在鱿鱼上。 14. 蒸锅加水烧开,大火蒸鱿鱼4分钟。 15. 出锅后撒上葱花,烧热剩下的植物油,淋在葱花上。 16. 趁热享用。

欧洲人吃蛋

哥哥、姐姐农地里养的鸡们悠然自得,日子过得安逸舒适。它们吃好住好,一只只丰腴健壮,羽毛光泽亮丽。尤其那只大公鸡,吃饱喝足后,无所事事,成天喔喔啼叫,聒噪得很!胖母鸡们就不一样,它们每天都蹲在窝里忙下蛋。奇怪的是,尽管有数个窝,它们却偏爱挤在一块儿,似乎下蛋也怕孤单?一天下来,它们轻松产下十几颗蛋,装满一整托蛋盘。那些发育完善的鸡蛋,要么由母鸡孵化,要么借助照明灯培育;至于未受精或不适合孵化的初生蛋,则化作盘中餐。日复一日,农地里无数只小鸡啄破壳而出,唧唧鸣叫,景象热闹。 农地每天产出的鸡蛋很多,住在农舍的几位家人往往吃不完。每当有朋友到访,哥哥就把鸡蛋分送给他们。自家农地产的鸡蛋品质优良,蛋壳坚硬,蛋黄紧实,营养丰富,富含蛋白质。日常,我和伴侣平均每天可吃上三四颗鸡蛋,从简单的荷包蛋、水煮蛋、蒸蛋到各种炒蛋,如苦瓜蛋、番茄蛋等,每一道都别具风味。鸡蛋料理看似平凡,可只要肯花点心思,总能让人吃个意犹未尽。只可惜我们住得远,不便把这些新鲜鸡蛋带回狮城。 有趣的是,曾有医学观点认为鸡蛋胆固醇高,不宜多吃,引起许多人谈“蛋”变色。我兴趣班上,七十多的老师提起此事便道:“那些鬼佬,以前说鸡蛋不好,多少人不敢吃;现在又说鸡蛋好,幸好我听过一位名中医说鸡蛋是好东西,尤其是蛋黄,只是一天别吃超过一个。”一名同学立马附和,说她有个茹素的朋友素营养不良,医生劝她多吃鸡蛋补充营养。老师和同学们一番话,让我想起父亲常讲的中庸之道,应用在饮食之上,也恰恰合适。我和伴侣的体检报告,胆固醇含量不就在正常水平嘛! 说到鸡蛋,不得不提伴侣爱吃的生熟蛋。在新马的早餐文化里,生熟蛋、咖椰牛油吐司和一杯咖啡或奶茶,是经典组合。生熟蛋敲开来,打入碟子,淋上酱油,撒上胡椒粉,稍作搅拌,就可咕噜直饮,或蘸吐司吃。这种生熟蛋一般靠热水浸泡,蛋白凝固,蛋黄仍是流心状态。新马人豪爽,烹饪习惯大多agak-agak,做好的生熟蛋打开来,有时连蛋白也呈液状;有时凉了才上桌。如果吃到完美的生熟蛋,伴侣就会一脸满足,赞不绝口。其实,安全起见,生熟蛋最好选用经过杀菌处理的蛋,可外面小贩哪里会用这种相对昂贵的食材呢!伴侣认同我的说法,渐渐也少吃外面的生熟蛋。可无论我们怎么改变生活习惯,道地的经典早餐地位始终不可动摇。据说台湾旅客到新加坡,很多就会专程赴咖啡店,体验这道地早餐! 有趣的是,今年夏天的德国行中,我和伴侣越过边境,来到

爆炒大豆芽

图片
小时候不喜欢吃大豆芽,觉得有股涩味。后来才发现,只要烹调得当,大豆芽其实非常美味。 用料: 黄豆芽 200克 肉碎 60克(肥瘦相间) 虾米 15克 葱 1棵(约40克) 香菜 10克 蒜头 6瓣 指天椒 2条 胡萝卜 1/2条(约35克) 细盐 1/4茶匙 胡椒粉 1/2茶匙 花雕酒 1茶匙 酱油 2茶匙 麻油 1/2茶匙 植物油 40毫升 做法: 1. 肉碎加入胡椒粉、细盐、花雕酒、1茶匙酱油和麻油腌制备用。 2. 黄豆芽去根。 2. 洗净沥干。 3. 胡萝卜去皮、切片,切细条。 4. 葱剥去红皮、去根,切成数段。 5. 蒜头去头尾、剥皮,切薄片。 6. 香菜去根、切细。 7. 指天椒去蒂,切细。 8. 锅中烧热油。 9. 中火加入虾米,蒜头,葱和指天椒翻炒至微呈金黄色。 10. 加入肉碎,翻炒至飘香。 11. 转大火,加入胡萝卜丝,翻炒均匀。 12. 加入黄豆芽,翻炒均匀。 13. 加入葱段和香菜,继续翻炒。 14. 炒至豆芽断生后,加入1茶匙酱油。 15. 大火快炒片刻至调味均匀分布,灭火。 16. 盛入碟中,以香菜叶点缀。

香脆南乳炸鸡翼

图片
  上一道热腾腾的香脆南乳炸鸡,简单又美味,祝大家中秋节快乐,安康顺利! 用料: 鸡中翅 7-8块 南乳 1块 南乳汁 2汤匙 绍兴酒 1汤匙 胡椒粉 1茶匙 细砂糖 1/4茶匙 玉米粉 1汤匙 + 55克 做法: 1. 绍兴酒加入南乳。 2. 用勺子压碎搅拌均匀。 3. 加入南乳汁、胡椒粉、细砂糖和1汤匙玉米粉,搅拌成腌料。 4. 倒入鸡翅,均匀抹上腌料。 5. 包上保鲜膜,放冰箱腌制至少3小时或隔夜。 6. 锅中热油,候油温加热时,将鸡翅均匀裹上一层玉米粉(油中出现气泡时,用筷子测试,筷子周围有小气泡即表示油温合适)。 7. 逐个下锅,先放3块,翻面后再放入剩下的鸡翅。 8. 不时翻面,防止焦糊。 9. 鸡翅炸至金红香脆后,捞起沥油。 10. 装盘后可用薄荷、九层塔或香菜点缀。 12. 搭配喜欢的辣椒酱,趁热享用。

老外吃鱼

“老外不懂得吃鱼。”这句话我曾在某个场合听说过,具体是谁说的,已无从记忆。在许多人心中,老外似乎只吃经过处理,即去头、去尾、又去骨的鱼排或鱼柳。当我们提到老外,一般指的是洋人,包括我们熟悉的英国人和美国人。实际上,除了英美,还有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洋人,好比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瑞士、希腊、意大利、法国、德国、挪威、荷兰等地的人。他们的语言、文化和饮食习惯各不相同,不一定都符合我们对“老外”的刻板印象。 在今年夏天的德国之旅之前,我对“洋人吃鱼”此一课题并没有过多的思考。印象中,初到澳大利亚留学时,妹妹有一次到塔斯马尼亚游玩,告诉我在当地,我们最爱吃的多骨小鱼和小苏东竟然被当作鱼饵使用,且价格非常便宜。那可是我们家从小吃到大的美食佳肴呀,我俩都非常喜爱!妹妹哭笑不得。 我对德国的饮食曾有误解,以为他们只吃香肠和猪脚,爱吃海鲜的我,因此对当地的美食,并未抱有太大期望。我和伴侣的德国之行主要游览了德国南部。在一个阴雨天,当我们来到拉姆绍(Ramsau)时,冷风吹得我们鼻水直流,雨绕过伞面,斜斜地打在我俩身上。雾气萦绕,野鸭在湖面上拍打着翅膀,欢快划行,忽隐又忽现;我们却因保暖功夫做不足,无法按照计划漫步于魔法森林(Zauberwald)和辛特湖 (Lake Hintersee) 湖畔,而是躲身进入湖畔一家餐厅的遮篷户外用餐空间。当服务员递上菜单,我一看,双眼亮起来。我指着菜单上一张照片跟伴侣说:“你看,原来德国人不只吃鱼,还吃有头有尾的小全鱼!”菜单上那道鱼料理是一份湖鱼,名叫欧鲑( Saibling ),可煎、可烤,卖相非常诱人。唾沫在喉咙里滚动,我不由得兴奋起来。 烤欧鲑鱼上桌时,鱼头微微仰起,修长的鱼身,静卧在浅蓝色碟子上,碟子有橘色滚边。鱼身两侧重复地划上浅浅X形的刀痕,能使鱼易于熟透,调味料也更入味。鱼腹里裹着两片柠檬片,另有一片楔形柠檬摆在碟子上做装饰。我挤上柠檬汁,把那撒满调味料、鱼皮微焦的鱼身切开来,肉质细腻鲜嫩,饱含水分,真是鲜美。我忍不住向笑脸迎人的高个子服务员竖起大拇指赞好,他笑说:“我一早去抓的!”然后又一本正经地向我们解说,是渔人一早捕捉,没有冷藏,新鲜上菜。听起来很有野趣! 常说海鱼最鲜,而淡水鱼带有土味。德国的湖鱼不仅没有土味,甚至比海鱼还要鲜美!——仔细想来也不无道理,德国作为阿尔卑斯山周边国家,不只自来水可直接饮用,清甜可口;在这清澈见底的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