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那山番姐姐



婚后生活在个别城市,距离远了,见面的机会少了,兄姐妹们偶有小聚,显得格外珍贵。上一次跟三姐见面,两人时间上能凑合,一块儿回老家。在她的丈夫和孩子们入睡之后,我们坐在厅里聊天说地。静夜里指针走着,走着;我们聊着,聊着:有关过去、现在,当然少不了将来,不知不觉,到了凌晨一、二点。三姐一看时钟,“啊”的一声叫了起来,连忙起身,刷牙洗脸,回卧房就寝。

三姐有个外号叫“山番”,那是小时候父亲给她取的,意指野蛮、坏脾气。其实她的优点更显著,她个性率直,刻苦耐劳,用功勤力。

三姐曾在业界晋升高职,为了全身心看顾三个小孩,她离开了职场。孩子们入学后,她边修读博士学位,边养育小孩。任何一个修读过博士班(不包括学店博士),任何一个看顾过小孩的人,都能想象那是怎么一个沉重的负担。然而三姐熬过了,考获博士文凭,申请到一份大学教职,——因为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大学,学生英文水平相对高,三姐刚开始执教,频获投诉,指她用词不准确,发音欠标准,三姐倍感压力。驰骋业界多年,迎接新挑战,她抱怨归抱怨,始终表示教育界也有艰难和挑战,可跟业界相比,实在是最轻松、最理想的职业了。

最近一次闲聊,不知是不是夜深人静的缘故呢,在我印象中偏理性的三姐,忽然展现出感性的一面。她说,既然投身教育界,就要认真执教,关怀学生,不只在学业上,还包括生活。三姐双眼瞪出,表演她遇过的情景:曾经有一个极不礼貌又爱投诉的问题学生,老莫名其妙对她怒目而视。当时三姐肯定很不高兴了,后来她尝试了解,才得知该学生来自问题家庭,面对许多困难。三姐说,献出关怀,就会明白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,都有一个故事,一段艰难。如今一些没有礼貌的学生,渐渐对她毕恭毕敬了,有些还爱找她闲聊,甚至在教师节,给她送花。

我听着,听着,眼圈儿都快红了。有热忱和使命感的教育工作者,职业生涯便有了意义,不只是挣钱工具!

没有机会当一名教师,是父亲一生最遗憾的事。当年他考上中学,却因为家境贫苦,小学毕业后,被迫放弃升学,到社会上打工,挣钱帮补家用。父亲老说,两年啊,在那个年代,只要他能多读两年书,就可以当教师,不必日晒雨淋,四处奔波。午夜梦回,他经常握着粉笔,吱吱呀呀在黑板上写字、对同学们讲课。想到此处,不由得心酸。对我们触手可及的事情,对父亲可是远在天边的梦想。

不知是不是自小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关系,我们家七个兄姐妹,除了我和妹,其他的都是教育工作者。在父亲的观念里,当教师是最好的职业,一来教育是良心工作,二则教职入息稳定,是铁饭碗,只要不犯下滔天大罪,一般不会丢工作。

年轻时,独我和妹抗拒当教师。在业界工作数年后,我才涌现当教师的念头。也曾申请当临教,考虑之后兼读师训课程。面试时,督学对我很表示欢迎。可是说不定看见我的履历,曾只身赴东马代课吧,把我派去一所偏远的学校任职。父亲告诉我,那里只有一条街,街头巷尾连一个吃饭的摊子都没有。伴侣谷歌了一下,看看地图,也摇头说你看,四周都是树林,你还是别去吧!思前想后,适逢某出版社负责人致电告诉我,该出版社有空缺,问我有兴趣安排面试没有。就这样,挥挥手,我跟教职道再见。

今儿听三姐讲述起她当讲师所面对的种种,我听着,听着,心里默默祝福我那些当教育工作者的兄姐们,一个个职场顺心,也愿圆不了教师梦的父亲,梦醒不再惆怅。


2017-12-6《中国报》诸家

评论

  1. 教育和写作都是传递真善美的工作,很棒呢!

    回复删除
    回复
    1. 谢谢阿reen。
      写作如果真传递了真善美,很乐意当永远的写作者呢。可更常听见的说法是文学挖掘人性(之黑暗面),那很骇人,也许是这个缘故,我的文字常在文学门外吧。

      删除
    2. 可不可以发掘人性黑暗里若现的真善美呢 :)

      删除
    3. 呵,有意思,一若《在人间》?
      =)

      删除

发表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上汤啦啦食谱(Lala Soup Recipe)

西西《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》

蚝煎食谱(Fried Oyster Omelette Recip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