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吃饱了吗?”
每一天,负责打扫的大婶握着长柄地拖,浸入混拌着清洁剂的开水里,把大楼的走廊那一方块一方块地砖,擦得干净明亮。“吃饱了吗?”无论早晨10点,中午12点,还是下午四点,碰到她,她都会点个头,这样问。有时答说吃饱了,有时回道还早呢!
一次,见到她,我劈头就问:“Aunty,吃饱了吗?”她“哎哟”一声,叫了起来,那表情和反应,就像我手抓一把碎石,伸过去问她要不要吃一样:“当然吃饱了!都这么晚了……”她说。那眼底下的每一条皱纹,也突然被唤醒了似的抖动起来。
我哭笑不得,看一看时钟,午后三时,比起平日她发问的时间点,不是更合适些吗?何况此话也是向她学来的哦!既然觉得这时段当然用餐了呀,何以经常这样招呼我?也许,天天见面,微微笑、点个头,亲切不足吧!真要聊个三两句,又找不到话题。于是出于惯性,一句“吃饱了吗?”恰到好处。
记忆中,最初接触这样的招呼,在多年以前。儿时探访母亲那房亲戚,她们都爱问:“Chia̍h-páh bē(吃饱了吗)?”邻居大叔、大婶见到面也常问:“吃饱了吗?”在过去的年代,温饱是个问题,自然而然,人们把此话挂在嘴边,有着关心对方生活的意味。能够吃饱,就是幸福,——中国作家莫言笔下,老师在黑板上写字,同学们在下面吃煤,一片咯嘣咯嘣的声响;苏童的小说《米》中,主角五龙把米盖在身上,就像盖着一条梦幻的锦被。饥饿在我国也曾是一个时代生活的主题,父辈便是从饥饿中走来的。父亲童年想饱食一顿,绝不可能,有稀粥囫囵下肚,就眉开眼笑了!母亲也只能以野生蕹菜和辣椒酱拌饭……
不记得何时起,人们不再以“吃饱了吗”打招呼。时代变迁,生活富饶,居家下厨,食材丰盛,蔬果鱼虾肉就像变魔术般,可以一样样从冰箱里取出来。外食的话,也不缺哪国料理,意大利披萨、日本拉面、四川麻辣锅等,都可以在小贩中心或餐厅找得到。谁还关心别人吃饱了没呢?
那么现代人,见面时一般如何问候彼此呢?以身边的朋友来说,有一大部分会这样问:“嘿,最近去哪里玩呀?”去曼谷购物、到北海道吃海鲜、还是远赴冰岛看极光?——写到这里,我不由得难过起来了。今晨地铁上,两个年轻女子打扮清爽靓丽,她们自不同站上车,个别拖着一个行李箱,在车厢里一碰面,挥挥手,走向彼此,就在我的正前方聊开来,关于来临的旅程,关于上半年和家人去了哪一国、遇上哪些见闻……我在一旁听着、听着,她们活泼快乐的脸,渐渐模糊、变换成十年前的自己,一跟死党约好,订了机票,背上行囊,就旅行去!
啊,你我皆凡人。到了某个年纪, 生活毕竟想安定下来,把漂泊留给昨天。“亲爱的,亲爱的,你吃饱了吗?”下次见到老友,不妨学一学办公楼打扫的大婶,这样问候对方。你能预见她们的表情和反应吗?
2018-07-19《中国报》叶家乌贼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