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乐不快乐




“我很快乐!我真的很快乐!”蝴蝶姐姐在娱乐节目中被小S逼供,否认自己不快乐。她泪水都快决堤!——那是周扬青未控诉小猪是渣男、与旗下艺人(蝴蝶姐姐)关系不正当的多年以前。与老板关系长期暧昧的蝴蝶姐姐当真快乐?只有当事人知道吧!也与我们无关。

然而,快乐的课题值得探讨。我们的快乐因素和自己设想的一样吗?如何让自己更快乐?阻断措施期间,抽空报读耶鲁大学网课“幸福心理学(The Science of Well-Being)”,教授Laurie Santos精彩、有科研根据的解说,很快吸引了我的专注力。

人们也许说:“我生来就不快乐呀,我也不想一天到晚脸黑黑。”又或者“如果你跟我一样患病,怎么可能快乐?”课程中,教授告诉我们,生活情况如遇上车祸、瘫痪、中彩票等,只占幸福组成的10%;而基因占50%。这两项是我们无法改变的。庆幸的是,我们的行动、想法和习惯,占幸福组成的一大部分(40%)。换句话说,这部分我们可以控制;只要努力,便可以更快乐!

问题是,最强烈的直觉、大部分我们认为会让自己更快乐的目标,事实并非如此。就像视觉谬误“缪勒·莱尔错觉”中,两条一样长的线,因两端箭头的朝向不同,让箭头朝内的线条,看起来比箭头朝外的线条更短;脑袋常向我们传达错误讯息。“要是我有XX,我就会快乐。”想望高薪职业、豪车洋房、窈窕身段等,都是错误的目标。研究证实,有物质渴望的实利主义者,二十年后对生活的满意度比非实利主义者低。而整形后,身材更诱人、五官更好看,整形者的快乐指数却降低了,且自杀率增高、更常染上毒瘾。

有个术语叫“错误需求”,指我们的大脑常不考虑真实情况,而根据一个参考点来判断。就像分别被六个灰色大圆圈和六个灰色小圆圈包围的两个橙色圆圈,体积一样大,视觉让我们产生错觉,判断被灰色小圆圈包围的橙色圆圈较大。同样的,参考点会扰乱我们对幸福的感受。奥运赛事中,银牌得主的笑容不如金牌得主灿烂。看电视越多,人们越觉得生活不好:房太小,爱人身材太差。频密上社交媒体也降低快乐指数。我们以经过行销手段美化的对象作参考点,让快乐受到影响。教授指出,以英文在谷歌输入“面书(或IG)让我……”出现的都是负面句子,如“生活糟透了”,“焦虑”等。

就像从暗房走向户外,一开始非常刺眼,很快就适应一样,我们天生对事物有适应能力。因为习惯,很多好东西不再美好,这享乐适应现象,亦阻止我们快乐。得到理想的工作、牵了梦中情人的手、入住洋房等,都因习惯变得平常,不再带来期望中的幸福,不再意识到它的美好。情人说我爱你、孩子叫爸爸妈妈,都因“习惯”,不再让我们像初闻时心动。

理解了对幸福的误解、不能让我们像想象中幸福的特定目标,以及影响快乐的恼人特质,就能更快乐吗?篇幅所限,只能留待下次,再做分享了。

連接:葉家烏賊




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上汤啦啦食谱(Lala Soup Recipe)

蚝煎食谱(Fried Oyster Omelette Recipe)

西西《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》